植物长白灰怎么办(植物长白灰怎么办小妙招)
家里养的花叶子出现白色 粉末怎么办? 是白粉病,买点儿多菌灵喷一下。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浇水过多、过分潮湿是产生此病的主要原因,要少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要通风和增加光照。白粉病发病时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后扩大连片。治疗方法为:用波美4°-5°石硫合剂或50%硫磺胶悬剂500倍液喷树干、枝条。发病初期喷洒40%多。 硫胶悬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菌灵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次。可用1%-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喷叶背,能抑制病害蔓延。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 桃树树干上怎么总是长“白灰”?如何打药?这几天陆续有农户发来自己桃园的照片,在桃树的枝干上有很多小白点,他们不知道是咋回事儿。经过我们的辨认发现这是一种害虫,名为桃树桑白蚧,是桃树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害虫。 桑白蚧对桃树的危害比较大,发生严重的时候,雌成虫和若虫群居在枝干上吸食汁液,造成树势衰弱,如果防治不及时,甚至会造成桃树直接死亡。那么如何防治桃树桑白蚧呢?下面我给出一些建议。 首先,对于这个时期出现的桑白蚧,因为果实已经收获,树叶大部分已经掉落,可以结合修剪,直接刮除比较集中的桑白蚧群落。 其次,进行药剂防治,下面我推荐几个持效期比较长的配方,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10%高效氯氰菊酯.吡丙醚悬浮剂750倍+有机硅 30%螺虫乙酯.吡丙醚1500倍+20%啶虫脒水剂1500倍+植物油 22.4%螺虫乙酯2000倍+70%啶虫脒1500倍/25%噻虫嗪1000倍+有机硅 20%甲维盐.吡丙醚1500倍+10%顺势氯氰菊酯1500倍/20%烯啶虫胺1500倍+助剂 33%螺虫乙酯.噻嗪酮2500倍+啶虫脒/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等+助剂 45%毒死蜱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助剂 在过去防治蚧壳虫,多用杀扑磷,但是该成分已经禁用。而以上这些配方都是经过实践,目前效果比较好的! 杀扑磷禁用以后,防治蚧壳虫主要有效成分有毒死蜱、吡丙醚、噻嗪酮、螺虫乙酯等,从效果方面来讲,吡丙醚、噻嗪酮、螺虫乙酯,速效性慢,但是持效期长。因此在选择制剂时,往往选择使用各种成分的复配成分,然后再搭配烟碱类或者菊酯类杀虫剂,提高速效性。 最后特别要提醒,有机硅等助剂是防治蚧壳虫时绝不能少的药剂,因为蚧壳虫外面有厚厚的蜡质层,使用渗透剂才能够使药效更好的发挥。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能给面临蚧壳虫危害的果农带来帮助 桃树上面长一层白灰是什么病?该怎么治疗? 果树腐烂病如何防治? 1、波尔多液法(1)配药:白灰与蓝矾的比例是3∶2公斤。白灰用冷水化开,去掉渣子,把白灰液倒入缸内,蓝矾用开水化开,一人拿棍子在石灰液缸内搅动,另一人将蓝矾液慢慢倒入白灰液的缸内,直到搅成蓝色糊状,最后可加少量水胶。 (2)刮树皮:将病疤刮净,并超过病疤边缘1cm。 (3)涂药:用刷子将配好的药浆涂在病疤上,要超出病疤2-3cm。 2、抹泥法把主枝、主干(中干)上病疤周围的小枝和枯死枝剪掉(如包扎方便,也可不剪)。用清水和新泥(干湿以能捏成团为宜),在病疤上涂抹一层厚3-5cm的泥,四周比病疤宽4-5cm,并多次按压,使之与病疤紧密粘着。然后用废旧塑料布把抹泥的部位紧紧包上一周(塑料布有裂口的可包两层),然后再用草绳、麻绳或塑料绳捆紧,避免塑料布内的泥被风吹干或被雨水冲刷掉。抹泥包扎的时间从春季到落叶前均可进行,但以春季为最好。经半年到一年左右,再去掉塑料布,连同病疤部形成的干疤一同和泥土刮掉。 3、腐殖酸钠法腐殖酸纳100x液+福美砷100x液混合,对刮治后的病疤涂药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2%或3%的腐殖酸钠直接对刮后的病疤涂药防治。 4、“砷渗剂”法作法:用天津助剂厂生产的JFC润湿剂50克,配以天津农药试验厂生产的40%福美砷150克,加水2500克对在一起,搅匀成“砷渗剂”。使用时先用打眼器把病皮包括周围好皮2cm内打上密密麻麻小孔或用快刀纵剖病皮,深达木质部,间隔0.5cm,割条要长出病斑好皮2-3cm,在周围好皮外环割一周,然后均匀涂上“砷渗剂”,6天后再涂1次。 为预防其它好皮好枝发病,在春季发芽时可喷1次150-200x福美砷加100克润湿剂“砷渗液”。腐烂病严重的果园在采果后到落叶前可再喷1次100x福美砷加50g润湿剂的“砷渗液”。这样,苹果树腐烂病就可以完全得到控制。 这种方法利用润湿剂的强大渗透力,把药剂福美砷带入植物体内杀菌,从而保障了苹果树免受腐烂病为害。 植物得了白粉病怎么办植物得了白粉病的处理方法: 1、及时将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分开; 2、将患病部分剪除并将患病枝叶烧毁; 3、药物处理 (1)使用小苏打:白粉病在碱性状态下是不能存活,每50g小苏打兑水50kg可以有效防止白粉病。 (2)使用食醋:按照1:50的比例兑水擦拭患病植株,并喷洒叶片,也能有效的减少病症。 (3)使用夹竹桃:夹竹桃叶子捣碎加清水泡一天左右,滤出汁液,喷洒患病植株或,连续使用3-4天能起到治疗作用,不过使用夹竹桃注意有毒,保护好自己。 扩展资料: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或水珠飞溅传播。当气温在20℃~25℃,湿度较大时,侵入寄主体内,引起发病。因此,浇水过多,通风透光不良,会使病害迅速护展蔓延。 防治白粉病的方法: 1、选择发病轻或抗病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花木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选择发病轻或是抗病性强的品种栽植是防治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购苗要选无病植株 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迸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3、轮作 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3年,以减少病源。 4、加强培育管理 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间,彻底清洁苗圃,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5、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 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6、药剂防治 越冬期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涂枝干。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30克,消灭越冬菌源。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20天施药一次,连施2~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粉病 蔷薇花树干上有白灰怎么办?养护蔷薇花时,经常发现蔷薇花叶片上有白色的斑点,一般都是白粉病引起,发现蔷薇花叶片有白色物质,需要及时处理,下面整理了蔷薇花叶子发白处理方法。 1、叶子发白原因 一般蔷薇花叶子发白,十有八九就是得了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极易危害蔷薇科花卉植物, 一般很容易在5月开始浸染,那么6、7月开始蔓延,蔷薇花得了白粉病,叶面、嫩梢上会有一层白色粉状物,白粉病严重的花卉导致叶片变黄脱落。 2、怎么处理 蔷薇花得了白粉病,建议花友们首先可以将得了白粉病的叶片摘除,特别是严重的叶片,然后交替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石硫合剂等杀菌剂即可。 如果白粉病严重,也可以连枝条一起剪掉,当然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一般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建议这么处理。 3、怎么预防白粉病 要注意特别是梅雨季节,连续几天下雨,花友们需要及时给蔷薇花杀菌,早做好预防。 一、蔷薇花的养殖方法 1、充足光照 蔷薇花极为喜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遮荫,特别是在生长期,一定要放在阳台等光照充足的位置,开花时正值夏季,此时有半天光照时间就可以了,正午和下午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 2、温度要求 蔷薇花最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5℃,一般夜间温度在10~15℃之间,白天保持温度在15~25℃,蔷薇较为耐寒,冬季休眠后可耐0℃的低温,在蔷薇花蕾孕育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昼夜有一定的温差。 3、水分需求 在蔷薇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浇水要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在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每3天浇一次水,开花之后开始减少浇水,如果有雨水的话,直接放户外淋雨最佳,但是雨后要注意排除积水。 4、施肥要求 蔷薇喜肥,但是也能生活在较为贫瘠的地方,为了使其有更好地生长,一般在生长期每半个月施一次氮肥,能够促使枝叶生长,等到临近花期再改施翠姆磷酸二氢钾肥,一个月施3次,花后施部分饼肥,补充开花所消耗的养分。 二、养殖蔷薇花的注意事项 1、及时修剪 一般初春,开始生长之前进行一次修剪,将其徒长过长的枝条剪除,蔷薇花的发枝能力强,如有生长过快的枝条,可以将其顶芽摘除抑制其生长,然后在花期之后,要及时摘除残花,节省养分。 2、防治病害 蔷薇花常见的虫害蚜虫、蛾虫等,数量较少可用竹签刮除,多了就要喷药打虫。病害有黑腐病和白粉病,要将病害组织剪掉,消毒之后换土重新栽种,通风良好的养殖环境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 植物叶子上出现一层白色粉末状的东西,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这株盆栽植物叶子上出现一层白色粉末状的东西,是得了白粉病。可以喷洒1000-1500倍液的三唑酮(粉锈宁)、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防治,7-10天左右再喷洒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