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植技术方法,天麻种植技术方法视频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医药方面有着特殊的疗效。不仅国内需求量大,而且在世界上也供不应求,它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传统商品。天麻质量的好坏,长势的强弱,天麻种植技术方法视频,是天麻增产的内在因素,所以栽麻前应该作好选种工作。要选无破损,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大、中、小三类白麻要分开栽培,一般采用小白麻作种。 1、菌材的选择: 二、整地耕地:天麻对营养极其灵敏,泥土营养足,生长的就旺盛油绿,株体健壮。但有一些药田的泥土都是些营养一般的土地,正因为这样,想天麻产量高,就要在种植前施足底肥,以660㎡3~7T牛粪鸡粪撒施,撒施肥料之后翻土深。 凡属阔叶树之类的树都能作菌材,但以栎树类(青杠树)、樱桃树为最好。无论树枝或树枝桠都可以作菌材,但以直径3~9cm的菌材较好,砍树季节应选在每年新芽现蕾时,一般2~3月砍树,锯成1米长,放在太阳下,凉1~3个月,让它尽快死去,4~6月可作发菌使用。 2、发菌: 1、选地整地:选择pH值为5-6的生荒地作为养殖地,并挖出深度为在35厘米、长宽为85厘米的土穴。2、选种拌种:选择生长健壮的天麻作为种子,用新高脂膜拌种后放入菌材和木枝间。3、栽后管理:栽种后将土壤含水量维持在。 无论在室内平地或室外畦式都可发菌,先在地上铺一层约4~6cm厚的沙土,宽度1米,长度不限,然后将备好的树棒每隔20~25cm砍成斜口,并排放在沙土上面,撒上预先培养好的密环菌的菌种,填上沙土,以高出棒面为2cm为准,接着按同样的方法,放第二层树捧和撒菌种,依次可放4~5层,最后上面复盖10cm厚的沙土,为了保持沙土有一定的湿度和润度,还可盖草莲或塑料薄膜,也可常浇水保湿。 在发菌过程中关键是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密环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28℃,但最适宜18~22℃,在发菌时根据自然气温高低与菌棒堆码密度可进行调剂,特别是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本身要产生一定的温度,这时一定要考虑最好堆内温度不要超过25℃为宜,湿度应保持沙土含水量为50%,防止过干或积水影响菌丝生长。 经过两个多月的培养,密环菌已布满整个树棒,成为菌材,这时就要根据天麻的栽培规模大小,决定是否扩大菌材培养。其菌材扩大培养方式就是用菌材繁殖菌材,新老交替按上述发菌方法进行,也可以堆成“井”字形发菌。 天麻栽培 天麻栽培季节从11月到次年4月都可栽培,除最冷的“数九”或下雪天不宜外,其余时间都可栽培(因太冷会冻坏天麻),最好选在3月或11月栽培最佳,若3月栽培当年11月或3月可采收,若11月栽培次年11月采收。 3、栽培方法:天麻的栽培有多种多样,现介绍室内和室外两种栽培方法。 (1)室内平地栽培:房间无论大小均可栽培天麻,最好是冬暖夏凉的房子,室内温度为10~25℃之间,如果采用地下室或防空洞效果最好。栽培方法是先将地上铺上3~5cm的沙土,再将菌材一旧一新放在沙土上,距离为10~15cm,在新旧菌材之间还可横放一旧一新菌枝,距离为10~15cm,填上沙土至菌材一半时再放天麻种,天麻种靠菌材两侧竖放,每个麻之间相隔12~15cm,在新旧菌材之间还可横放一旧一新菌枝,距离为10~15cm,填上沙土至菌材一半时再放天麻种,天麻种靠菌材两侧竖放,每个麻之间相隔12~15cm为宜,然后盖上沙土淹过菌材2~3cm,再用同样的方法播种第二层,最后盖7~10cm厚的沙土,外用薄膜复盖保温、保湿(若能保温、保湿的地下室可不盖薄膜)。 (2)室外畦栽:室外畦栽天麻一是要选择不积水的地方或坡地做畦,二是要采用树林下或人工荫棚,也可搭草莲、种绿草等方法解决阳光直射问题,天麻就会获得高产。 选好场地后,从平地挖深40cm,宽按菌材长度而定,长不限的平底畦,先在底部铺5cm厚的沙土,将新老菌材每隔10~15cm的距离排放,再作新老菌枝横放将新老菌材连接起来作为互相传菌,填上沙土至菌材一半时,就靠菌材两侧竖放天麻,距离为12~15cm,然后盖上沙土5~6cm,又用同样的方法播种第二层,最后盖上7~10cm厚的沙土(可与地面平整或高出地面),外用薄膜加草莲复盖,或种绿草作为荫棚降温、保湿的措施。 4、天麻的管理技术 5、天麻栽培后 企业回云南文山的三七知名度很高,头数不同质量不同价格也不同,但是总体价格是遵循规律的,市场如下: 20头三七(500克20个内)750元/千克 30头三七(500克30个内)490元/千克 40头三七(500克40个内)420元/千克 60头三七(500克60个内)370元/千克 80头三七。 不要翻动,防止人畜践踏和虫害。 为了防止虫害进入场地,可在天麻栽培场周围挖沟,沟内散上石灰粉或其它杂虫药剂。 天麻的采收与加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